随着数字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不断凸显,逐渐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三五”期间,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物联网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近日,工信部、中央网信办、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物联网产业加速向规模化、集约化、高价值发展指引方向。
“新基建”一词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源自于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2020年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成为经济社会年度关注热点。目前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融合基础设施,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进而形成融合基础设施,如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2)创新基础设施,是指支持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3)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基于下一代信息技术演进的基础设施,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万物互联,万物相连”的网络。那么,物联网新基建是什么呢?物联网新基建是指以网络中的感知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人、机、物无处不在的连接,从而提供的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服务的基础设施。
“十四五”期间,物联网进入关键发展时期。首先,从政策来看,除了《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在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多次提到物联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需求和重点,并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
此外,从市场来看,全国物联网持续高速增长,未来五年增速将保持稳定。据相关统计,过去十年中国物联网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2.79%,2019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49万亿元。未来物联网市场将继续保持可观的增长空间,预计2022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2025年将超过3万亿。
如今,5G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5G的出现和全面覆盖,帮助物联网解决了多项应用难题,推动了物联网在各种场景的规模化应用,让物联网真正“活”了起来。就物联网而言,要实现无限潜力,5G至关重要。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企业云、远程医疗等新兴产业需要5G来支撑。据中国移动预测,5G有望带动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到2025年,5G对物联网连接规模的贡献比例将达到73%。
自2019年5G进入商用时代以来,三大运营商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实施5G建设,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建立强大的基础设施。由于5G的商用和低功耗广域物联网的超广覆盖,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将增至199亿。
总结
从政策的不断加持、5G技术的日益完善以及物联网产业链的成熟等多重因素综合来看,物联网将在多领域落地。未来几年,市场有望保持高增长态势。作为物联网新基建的核心内容,5G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关键词:全网通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