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传统的SCADA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纵横智控深度自研了一种基于Node-RED的开发框架,以提供一种更现代化、更适应未来发展的工业控制解决方案。本文将详细探讨Node-RED框架与传统SCADA组态软件的对比,并分析两者在实际应用中的独特优势。
传统SCADA系统通常采用分层架构,分为现场设备层、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与监控层、历史数据库与分析层等多个部分。各层次之间通过工业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这种架构在大型工业项目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由于其高度依赖专有硬件和封闭软件,扩展性和灵活性相对较差。
Node-RED则通过开放式架构,支持多种数据源和协议,如Modbus、OPC、MQTT等,能够更方便地集成物联网设备和现代通信技术。
1. 数据采集与处理
SCADA系统通常依赖于专有协议和硬件来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尽管这些方法在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色,但其灵活性不足。
Node-RED的流式处理架构使得数据可以实时处理,避免了复杂的数据存储和管理需求,这对于快速响应工业现场的变化非常重要。
2. 用户界面与可视化
SCADA系统提供了功能丰富的用户界面,但其开发和维护成本较高,通常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定制。
Node-RED则通过其节点插件配合纵横自研VISION组态软件提供了灵活、易于使用的可视化工具,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拖拽操作创建自定义的监控面板和报警系统,并且支持多设备的无缝使用。
3. 系统集成与扩展性
在系统集成和扩展性方面,传统SCADA系统往往面临较大的挑战,特别是在引入新设备或协议时。
Node-RED通过其开放架构和丰富的第三方插件库,能够轻松集成各种外部系统和服务,例如云平台、企业IT系统和物联网设备,使得系统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工业场景。
1. 实时性与响应速度
传统SCADA系统在实时性方面具有优势,尤其是在高要求的工业控制场景中,能够确保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时性。
Node-RED虽然基于JavaScript运行,但其轻量级和异步处理特性使得它在大多数应用场景下也能提供良好的实时性能。对于需要更高实时性的场景,可以结合专用硬件和实时操作系统来进一步优化Node-RED的性能。
2. 数据处理能力
传统SCADA系统通常在高性能服务器上运行,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Node-RED的处理能力取决于其运行环境。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可以通过分布式架构或结合云计算平台来提升Node-RED的处理能力,以满足复杂工业应用的需求。
传统SCADA系统的跨平台能力较弱,通常只能在特定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上运行,如Windows。这种局限性在需要多平台部署或混合环境操作时,显得非常不便,往往需要借助虚拟化技术或进行大量的兼容性调整,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
Node-RED得益于其基于Node.js的设计,具有优秀的跨平台兼容性。它可以在Windows、Linux、macOS、树莓派等多种操作系统和设备上无缝运行。不仅大大简化了开发和运维工作,同时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五、开发与维护成本对比
传统SCADA系统的开发和更新维护通常涉及高昂的费用。由于其开发环境复杂且依赖于专有软硬件,定制化开发、系统集成、升级维护成本高。
Node-RED由于其开源特性和模块化设计,开发与维护成本显著降低。利用现成的节点库和插件可以用来快速构建系统,图形化编程界面降低了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跨平台和灵活的架构设计也降低了硬件投入和维护成本。
工业4.0的推进要求工业自动化系统向更开放、灵活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SCADA系统由于其封闭性和高成本,难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纵横智控Node-RED框架的EG8200pro边缘计算网关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结合了物联网、数字通信和现代软件开发的前沿技术,为工业控制系统提供了更具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纵横智控深度自研的Node-RED框架配合VISION组态软件与传统SCADA组态软件相比,在多个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它在系统架构、功能扩展、性能优化、跨平台支持以及开发与维护成本等方面均体现出现代化工业自动化系统所需的关键特性。尽管在一些高实时性要求的场景中,传统SCADA系统仍然具有优势,但纵横智控基于Node-RED的优秀产品凭借其灵活、开放和低成本的特性,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工业企业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