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可编程序控制器第2部分:设备要求和测试》(GB/T15969.2-2024)是我国针对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重要更新标准,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标准在现有的GB/T15969.2-2008版本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适应了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需求,重点提升了设备的安全性、兼容性和性能测试要求。以下将对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实施意义以及对工业自动化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1. 更严格的设备要求
新标准对PLC的硬件、软件和接口提出了更高要求,覆盖以下关键方面:
o 环境适应性:标准明确了PLC在极端温度、湿度和振动条件下的性能测试规范,以保证其在复杂工业环境中的可靠性。
o 电磁兼容性(EMC):新增了更高等级的电磁抗干扰测试,包括射频干扰、静电放电和快速瞬变脉冲群等测试项,确保设备在工业电磁环境中的稳定性。
o 电气安全性:强化了防电击、防火和材料阻燃等安全要求,新增了耐电压和短路保护测试。
2. 测试方法的优化
标准细化了设备在模拟运行中的测试场景,覆盖数字和模拟输入输出端口的工作范围、过载能力以及数据精度等参数。这些新增要求使得测试更贴近实际工业应用场景。
3. 兼容性与互操作性
为满足智能制造的互联需求,新标准强化了PLC与其他自动化设备之间的兼容性,明确了开放式接口和通信协议(如Modbus和OPCUA)的适配要求。这为工业互联网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搭建提供了技术支持。
1. 支持工业智能化升级
GB/T15969.2-2024为PLC的设计、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技术基准,帮助企业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兼容性,满足智能工厂对实时控制和多任务处理的需求。例如,在高精度制造业中,新标准下的PLC可以更精准地控制生产节奏并减少故障率。
2. 提升国际竞争力
该标准参照国际标准IEC61131-2,并结合国内工业特点,具备全球适用性。这使得国内企业生产的PLC设备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为中国制造业拓展海外业务提供了技术保障。
3. 推动绿色制造
标准对能耗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包括设备待机功耗和能效优化测试。这符合绿色制造的发展方向,有助于降低工业生产的碳排放。
1. 提高系统可靠性
GB/T15969.2-2024通过加强硬件耐久性和抗干扰能力,显著提升了PLC系统在极端环境中的可靠性。这种改进为化工、冶金和能源行业的复杂应用场景提供了保障。
2. 推动新技术落地
随着工业物联网(IIoT)和边缘计算的发展,PLC正从传统的逻辑控制器转变为智能控制中枢。新标准的实施将促进PLC更快融入这些新技术,例如通过支持多协议通信和实时数据分析,实现智能化控制。
3. 优化企业运营成本
新标准下的PLC设备通过提高可靠性和性能,减少了设备故障率和停机时间。这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显著降低了设备维护和更换成本。
GB/T15969.2-2024的实施将为中国制造业带来深远影响,其更高的技术要求不仅推动了工业控制设备的创新,也为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提供了坚实基础。这一标准在工业智能化浪潮中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