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纵横智控
你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公司新闻
纵横智控

加速智能制造转型-2025年70%制造业企业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2025-01-10 11:00:57 阅读: 发布人:纵横智控

智能制造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核心手段。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领域,制定了明确的规划与目标。根据《“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到2025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将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并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意味着制造业效率与质量的全面升级,更预示着我国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实现新的突破。

智能制造的核心与价值

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体现,其核心在于生产全流程的实时监控、动态优化与智能决策。这种转型包括:

1. 数字化: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生产线及产品的全面数字化。

2. 网络化:通过5G通信技术,连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资源的高效协同。

3. 智能化:引入先进的算法和自动化设备,实现柔性生产和自主决策。

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赋能,企业可以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为市场需求变化提供快速响应能力。例如,成都纵横智控等企业通过提供定制化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推动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在实际应用中已展现显著成效。

加速智能制造转型|2025年70%制造业企业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实现路径

实现2025年70%企业数字化网络化的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技术研发攻关

加强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及系统的核心技术攻关。例如,智能检测设备和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突破将直接决定企业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2. 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培育服务能力强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企业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服务。例如,定制化的数据分析和预测性维护技术,帮助企业实现从传统模式向智能模式的平稳过渡。

3. 示范工厂建设

规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这些工厂不仅展示前沿技术与管理模式,更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

4. 标准体系完善

完善智能制造的标准体系是行业规范化的基础。统一的技术标准将减少企业在实施智能化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障碍和协作难题。

智能制造的行业引领作用

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作为行业标杆,对整体行业转型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这些工厂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示显著优势:

• 生产效率:通过高度自动化设备,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 产品质量: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确保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

• 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与减少人工干预有效降低成本。

• 柔性生产: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例如,在电子、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智能制造模式已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具备更强竞争优势。

加速智能制造转型|2025年70%制造业企业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前景广阔,智能制造在实际推进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1. 关键技术瓶颈

部分核心技术,如工业软件和高精度传感器,仍依赖进口。国内需加速技术自主创新,形成可持续的技术竞争力。

2. 人才短缺

智能制造的实施需要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应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强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

3. 中小企业困境

智能化转型对资金和技术的高需求,使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低息贷款和技术共享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

4. 网络安全风险

随着企业网络化程度的提升,数据安全和网络攻击问题日益凸显。企业需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全球制造业的趋势与展望

2025年,全球制造业将呈现以下趋势:

数字化转型加速: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技术的全面应用将赋予工厂预测性维护和动态优化的能力。

分散制造模式:企业倾向于将生产工厂靠近消费市场,增强供应链韧性。

绿色制造:采用节能设备和环保材料的企业将成为行业领导者。

供应链重组:全球供应链向多元化和本地化方向发展,以降低风险。

人才技能转型:企业将投入更多资源培养员工的新技能,适应智能化发展。

未来展望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025年的数字化、网络化目标将是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里程碑。在这一进程中,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以及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缺一不可。

成都纵横智控企业,通过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已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为更多企业提供了可靠的实践参考。未来,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业将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