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在制造业与工业自动化不断迈向智能化的当下,工业物联网(IIoT)网关成为将现场设备与云端平台紧密连接的核心枢纽。选择合适的网关,不仅关系到数据采集的实时性与可靠性,更影响后续的数据处理与决策效率。本文将围绕四大代表性厂商——研华(Advantech)、摩莎(Moxa)、西耶拉无线(Sierra Wireless)及成都纵横智控(IOTrouter),从硬件接口、协议兼容、网络接入、编程定制和运维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对比,助力企业在选型过程中把握要点,构建高效、稳定的工业网络架构。
研华凭借其丰富的嵌入式与边缘计算产品线,在IIoT网关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其UNO系列与UTX系列网关均基于英特尔架构,提供多路千兆以太网、USB、串口以及扩展插槽,满足复杂现场对多设备互联的需求。UNO-1372G集成4G/3G/Wi‑Fi通信模块,可快速部署在物流、零售和智慧城市项目中;UTX-3117则针对LoRa及其他无线协议场景设计,支持工业级温度范围与抗干扰。研华还提供Ignition Edge Ready版本,预装Ignition边缘节点软件,简化与上层SCADA系统的集成。其WISE-PaaS/DeviceOn远程管理平台,则可实现设备的集中监控、固件升级与故障诊断,助力客户快速构建从现场到云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摩莎的IIoT网关以其坚固耐用、软件功能丰富著称。其UC系列采用Arm架构,预装ThingsPro软件,支持Modbus、MQTT、HTTPS等协议,并内置AWS与Azure客户端,便于用户将边缘数据直通主流云服务。AIG系列则进一步提供可编程能力,用户可在本地运行自定义脚本,灵活调整数据流向。摩莎网关支持双SIM冗余与Wi‑Fi/4G备份切换,确保在极端环境下的持续在线;金属外壳与宽温设计,则让其在风电、石化等场景中也能稳定运行。借助ThingsPro的私有云与公有云双模式,摩莎为客户提供了从设备到云端的全流程运维工具,帮助企业提升系统可用性与运维效率。
作为蜂窝通信领域的先驱,西耶拉无线(现隶属Semtech)将其在无线模块上的技术积累延伸至网关产品。AirLink FX30以超小巧、超坚固著称,可在严苛工业环境中部署,并支持Legato开源应用框架,便于在设备端开发轻量AI与数据处理应用。AirLink RV50与RX55系列则在LTE Cat-4与Cat-7技术上不断迭代,集成GPS、串口与以太网接口,提供MIL-STD-810与C1D2认证,确保在易燃易爆环境中的安全运行。更值得一提的是,西耶拉无线提供的AirVantage云平台与Octave边缘数据编排服务,构建了从设备到云端的安全、可视化与可扩展生态,为客户的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纵横智控的EG8200Mini边缘计算网关专注于数据采集与协议转换,凭借“零代码”拖拽式编程平台,降低了现场调试门槛。该设备支持4G、以太网和Wi‑Fi三网通信,并具备断网续传与多网自动切换功能,保证关键数据不丢失。接口方面,EG8200Mini提供多路RS485与RS232,便于对接各品牌PLC与传感器。其可视化组态功能让用户无需额外软件,即可快速在HDMI大屏或浏览器端展示实时数据。轻量AI能力的引入,使其在边缘完成简单算法推理成为可能,满足基础预警与分析需求。对于追求高性价比与快速部署的中小型工厂,EG8200Mini提供了兼具灵活性与稳定性的选择。
面对多元化产品,企业在网关选型时可重点考虑以下方面:
接口与协议兼容性:确认所选网关支持现场各类PLC与传感器协议,避免二次开发成本。
网络接入灵活性:根据现场网络条件选择支持多种通信方式(4G/5G、Wi‑Fi、有线)的产品,保障网络连通。
边缘计算能力:评估网关的本地处理能力,是否支持数据预处理、AI推理与逻辑判断,降低对云端依赖。
远程管理与安全:选择配套成熟远程运维平台,支持设备监控、固件升级与故障诊断,并具备硬件级与软件级安全认证。
环境适应性:针对极端温度、湿度与电磁干扰场景,优先考虑具备工业级防护和宽温设计的产品。
结合企业自身规模与项目需求,在上述五大维度中进行综合评估,方能选出最符合实际的工业物联网网关。
工业物联网网关作为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其在数据采集、边缘处理与云端协同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研华、摩莎、西耶拉无线与成都纵横智控等厂商产品各有千秋:从高性能模块化设计到软件生态深度融合,再到蜂窝安全连接与轻量AI应用。企业应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型,构建高效稳定的生产网络,为下一步的智能制造升级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