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纵横智控
你的位置: 首页 新闻 产品资讯
纵横智控

EC100 ARM工业计算机:三核驱动边缘智能的工业中枢

2025-07-25 11:00:07 阅读: 发布人:纵横智控

打破工业智能化的“三座大山”

在工业智能化升级加速的背景下,企业普遍面临三大技术瓶颈:

协议碎片化:不同品牌设备间协议不兼容,数据难整合,造成“信息孤岛”;

开发门槛高:逻辑控制依赖编码,部署周期长,试错成本高;

边缘算力瓶颈:传统 PLC 无法承载复杂数据处理与实时决策任务。

EC100 ARM工业计算机作为新一代边缘智能平台,以三核异构架构、零代码控制引擎与百协议兼容能力三大核心优势,重塑工业边缘计算落地路径,真正实现 IT 与 OT 的深度融合。

核心技术亮点:让“边缘”更聪明、更灵活

1. 三核异构处理架构,释放实时控制潜力

RK3506J 三核处理器:搭载 3× Cortex-A7 @1.2GHz + 1× Cortex-M0,采用异构并行架构,具备 AMP(非对称多核调度)能力,实现“计算”与“控制”物理隔离,保障毫秒级响应。

工业级可靠性保障:支持 -40℃~85℃ 宽温运行、9~36V 宽压输入,通过 CE 工业认证,适用于电站、矿区、变电所等极端应用环境。

边缘计算:边缘实时控制(ERTC)、高可用边缘架构(HA)。

三核异构处理架构,释放实时控制潜力

2. 零代码逻辑引擎,开发从“编码”转向“编排”

Node-RED 可视化控制流:支持“拖拽式”构建控制逻辑,如“能耗超限 → 调节变频器”策略,部署仅需数分钟。

NeuronEX-Lite 协议引擎:集成 100+工业协议(Modbus RTU/TCP、OPC UA、EtherNet/IP、BACnet 等);实现 ≤100ms 采集频率,支持 100路并发设备接入,系统资源占用 <200MB。

用户收益:将开发重心从“协议解析”转向“业务逻辑创新”,平均缩短 80% 系统上线周期。

零代码逻辑引擎,开发从“编码”转向“编排”

3. IT/OT 全栈连接,打通设备与云的“最后一跳”

南向物理接入能力:提供 2×百兆网口、2×RS485、2×CAN FD 接口;可无缝接入 PLC、机器人、仪表、传感器集群,兼容主流现场总线协议。

北向云端直连能力:原生支持 AWS、Azure、阿里云对接;支持 MQTT、HTTPS、RESTful API 等多种数据上行方式,构建端-边-云一体化架构。

行业价值:降低集成成本,提升数据透明度,实现“设备可控,数据可用,决策可达”。

应用场景全覆盖:工业智造到城市能源

1.柔性制造产线

质量控制闭环:图像识别摄像头经 CAN FD 上传缺陷信息,Node-RED 实时调整机械臂路径,实现自动分拣;

能耗调度优化:采集 100 台设备电流功率,动态触发变频器功率调节,降低用电尖峰负载。

2.能源基础设施边缘智能化

变电站本地自治:对接多协议继保装置与环境传感器,边缘侧实现故障识别与隔离控制;

光伏电站预测性维护:分析逆变器运行数据,结合云端 AI 模型预判组件衰减趋势,提前触发检修。

3.智慧城市边缘节点

交通信号群智优化:多台 EC100 级联组成“信号控制集群”,通过 OPC UA 协同各路口,实现区域交通流动态调度;

楼宇能效自治:基于温湿度/光照数据联动空调系统,结合电价策略实现负荷迁移和节能控制。

为什么选择 EC100?

1.开放生态,兼容主流系统与上层平

提供完整 SDK 与 RESTful API,支持 Python/C++ 等语言二次开发;

可与 MES / SCADA / ERP 等现有系统集成,打通数据通道;

支持 Docker 容器,便于用户部署定制化算法或应用。

2.极简部署 + 运维便利

DIN35mm 导轨即插即用,支持预装系统激活;

搭载免费远程运维工具,可实现批量在线监控、配置下发、策略热更新,极大降低现场运维成本。

3.图形输出扩展 HMI 现场交互

内置 2D 图形硬件加速;

支持最高 1280×1280@60fps 视频输出;

可直连监控大屏、HMI触控屏,用于本地态势监控与运维操作界面。

为什么选择 EC100?

结语:让“边缘”成为工业智能的新中枢

EC100 ARM工业计算机不止是一个数据采集器,它是具备“决策+控制+协同”能力的边缘智能引擎。凭借三核异构架构、可视化逻辑流、百协议兼容与云端协同支持,它让每一个现场节点都成为企业数字化的战略触角。

在万物互联、工业4.0 加速演进的当下,EC100 不仅是设备联网的起点,更是业务智能演化的起点。选择它,就是选择一条快速、开放、灵活的工业智变之路。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