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在工业现场,问题并不是“有没有协议”,而是“你的设备能否把不同厂商、不同年代、不同层级的设备连起来,并把数据变成可用信息”。所谓“支持最全最广的 PLC 与行业协议”,并非把协议名称堆在宣传页上,而是把这项能力做成能在项目现场带来实际价值——让工程少走弯路、运维更省心、系统能够长期可 evolvable(可演进)。
异构设备普遍存在:车间里常见西门子、三菱、欧姆龙、罗克韦尔(Allen-Bradley)、施耐德、台达等不同厂商设备,这些设备使用的通信协议往往不兼容。
降低现场适配成本:同一网关或平台支持更多协议,就能减少外购转换器、减少现场二次开发与适配工作。
加速系统整合:当协议直接解析并映射到统一数据模型时,上层 MES / IIoT / SCADA 平台接入速度明显提速,数据语义也更一致。
这些都是项目落地时能直接感知的好处——不是空洞口号,而是工程效率与运维成本的真实体现。
以下为市面上典型且常见的 PLC 与行业/通讯协议,覆盖控制层、场级总线、工业以太网、过程与电力、楼宇与物联网层面:
PLC 与控制类(常见厂商协议)
Siemens:S7 通讯(S7-comm)、Profinet/Profibus(用于西门子 PLC 与现场总线)
Mitsubishi:MELSEC(MC 协议、MC TCP)
Omron:FINS(Ethernet FINS)
Rockwell/Allen-Bradley:EtherNet/IP、DF1、CIP(Common Industrial Protocol)
Schneider、Delta、Panasonic 等厂商的专有协议(常见基于 Modbus 或自有报文)
串口 / 现场总线与实时总线
Modbus RTU / Modbus TCP(非常常见的串口与以太网协议)
Profibus(经典现场总线)
CANopen、DeviceNet(基于 CAN 的现场总线)
CC-Link(日本/亚太常见工业总线)
EtherCAT(高性能实时以太网)
EtherNet/IP(Rockwell 生态)
Fieldbus Foundation(过程控制常用)
IIoT / 上层互联与标准化接口
OPC UA(面向工业互操作与信息模型化的主流标准)
MQTT / MQTT-SN(轻量级发布/订阅,用于云端与边缘)
AMQP、HTTP/REST、WebSocket(应用集成层常用)
过程、电力与电站通讯标准
IEC 61850(电力系统与变电站自动化)
IEC 60870-5-104(电力/遥控遥测类 SCADA 协议)
DNP3(北美电力与水务等 SCADA 场景)
现场与过程仪表协议
HART(现场仪表通信)
FOUNDATION Fieldbus(过程控制)
楼宇与设施管理
BACnet……
无线与窄带网络(边缘/远程监测)
LoRaWAN、NB-IoT、CAT(远距离/低功耗数据传输网络)
运维、监控与管理辅助协议
SNMP(网络设备管理)、Syslog、SSH(安全运维通道)
注:以上并非全表穷尽,但涵盖了工业项目中最常遇到与优先支持的协议族。工程实施时,应根据客户设备清单做优先级排序与逐步覆盖计划。
为避免“支持协议只是宣传词”,我们把工作拆解为可复制的工程实践:
1)模块化协议栈(按协议/总线做独立驱动模块)
每类协议做成独立驱动/适配器(Modbus、S7、Profinet、EtherCAT、OPC UA、MQTT 等),运行时按需加载与配置。
模块化能快速替换、单独测试与单独升级,降低回归风险。
2)统一数据模型与映射层(语义层)
将厂商寄存器、报警码、设备状态映射为统一字段(例如:Device.ID、Signal.Type、Value、Unit、Timestamp、Alarm.Code、Alarm.Text),上层系统只消费标准化字段。
支持自定义映射规则与模板(对旧设备或特殊寄存器可配置映射器)。
3)边缘处理与协议透传并重
在网关侧做数据采样、滤波、事件抽取、报警去重与本地逻辑(减轻带宽与上云数据量)。
同时保留协议透传能力(把原始帧或厂商特定报文原封上报),满足对深度控制或厂商特有诊断的需求。
4)开放 SDK 与二次开发接口
提供驱动开发 API、测试工具与示例,方便集成商或客户快速加入小众或定制协议(例如某些国产设备专用报文)。
支持沙盒测试环境与回放工具,便于现场调试。
5)云端协议库与持续更新机制
将驱动与协议定义纳入版本控制与线上协议库,支持在线下发更新(让新设备、新固件能在不中断系统的情况下被添加支持)。
定期发布兼容性与更新说明,降低现场升级风险。
6)安全与兼容测试流程
每个驱动通过场景化兼容测试(多厂商并行、边界值、断连重连、并发访问等),并提供回退机制与日志追溯。
对关键协议(如 IEC61850、OPC UA、EtherNet/IP)做额外的安全加固与证书管理策略。
多品牌 PLC 在同一平台可视、可控:西门子 S7、三菱 MELSEC、欧姆龙 FINS 与 Allen-Bradley EtherNet/IP 的设备可在同一个界面展示并统一告警语义。
现场更换设备后无需大规模改造协议层:若新设备支持已有协议(或能通过 SDK 快速加驱动),上层系统无需改动。
维护人员用统一界面查看设备状态与报警含义:通过统一数据模型,报警语义一致,减少培训与误判。
项目交付周期缩短、二次开发量下降:标准化驱动与映射模板,显著降低集成测试与定制开发时间。
免费样机申请测试超30天:https://www.iotrouter.com/prototype/
立刻联系我们:→→机器人按钮
产品查看:智能边缘计算网关_图形化编程网关_EG8200Mini
“支持 PLC 协议和各种行业协议最全最广”是产品力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把这项能力做成可维护、可升级、可复用的体系。企业在选型时,不要只被协议列表迷惑,还要重点考察以下能力:
驱动能否在线升级与回滚;
是否提供驱动 SDK 与测试工具以便二次开发;
是否有统一数据模型与可配置的映射层;
边缘设备是否能做预处理(过滤、告警抽取、断网续传);
是否有完善的兼容与安全测试流程。
纵横智控正是从这些工程细节出发,把协议兼容性打造成企业上云与数字化的稳固桥梁,而不是一份空洞的协议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