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纵横智控
你的位置: 首页 新闻 行业资讯
纵横智控

串口服务器是干什么用的-使用教程

2025-08-06 11:00:54 阅读: 发布人:纵横智控

在工业自动化车间里,一台20世纪90年代的PLC设备仍通过RS-232串口输出关键传感器数据;医疗监护仪通过COM口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电力柜中的保护装置通过RS-485总线传输告警信号——这些串行通信设备构成了工业基础设施的神经末梢。串口服务器的诞生,正是为了解决这些设备在物联网时代面临的连接困境:如何将传统串行设备无缝融入IP网络,实现数据的远程访问与集中管理,而无需更换原有硬件或中断生产流程。

一、核心功能定位:串行协议的IP化转换中枢

串口服务器的本质是串行通信与TCP/IP网络的协议转换器。其核心功能可分解为三个层次:

物理接口适配

提供RS-232/485/422等工业标准串口,兼容不同电气特性。RS-232适用于短距离点对点通信(如工控机与扫码枪连接),RS-485支持千米级距离的多设备总线网络(如Modbus RTU仪表网络)。

协议转换引擎

将串行数据流封装为TCP/UDP数据包,支持Socket、Telnet、HTTP等网络协议。例如,将温控仪发送的“28.5℃”字符串转换为包含IP头的以太网帧,实现跨网段传输。

虚拟串口映射

在主机端创建虚拟COM口,使上位机软件(如SCADA系统)无需修改即可通过“COM5”访问网络对端的真实串口设备,实现零成本软件兼容。

技术价值:保留原有硬件投资的同时,解决串口传输距离受限(RS-232典型距离<15米)、无法集中管理等痛点,为老旧设备赋予物联网接入能力。

边缘计算网关/物联网平台/网关模块/纵横智控

纵横智控的串口网关EG8208

二、技术实现解析:从硬件架构到数据流控制

1.硬件组成三要素

串口处理单元:采用UART芯片(如SC16C754)实现并/串转换,支持波特率自适应(300bps-921.6kbps)

网络协议栈:集成MAC+PHY的以太网控制器(如W5500),支持10/100M自适应

中央处理器:ARM Cortex-M系列微控制器运行实时操作系统(如FreeRTOS),协调数据流调度

2.核心工作流程

2.1串行数据采集:通过GPIO引脚接收异步串行信号,转换为字节数据流。以STM32为例,需配置USART模块的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及奇偶校验。

2.2网络协议封装

根据配置模式选择传输协议:

TCP Server模式:串口设备作为服务端等待客户端连接(适合数据被动上报)

TCP Client模式:主动连接指定IP的服务器(适合向中心平台推送数据)

UDP模式:无连接传输,适用于低延迟场景(如工业控制指令)

3.双向流量控制

实现网络包与串行数据的双向缓冲,通过滑动窗口机制防止数据溢出。关键参数包括:

#define RX_BUFFER_SIZE 2048  // 接收环形缓冲区大小

#define TX_QUEUE_LENGTH 32   // 发送队列深度

表:串口服务器工作模式对比

工作模式适用场景典型协议支持
透明传输模式原始数据透传Raw Socket
协议兼容模式与Modbus网关对接Modbus TCP
虚拟串口模式上位机软件兼容VCOM驱动程序

三、部署实施指南:从硬件连接到安全配置

1.硬件连接步骤

2.1设备接线

RS-232:连接RXD/TXD/GND三线(点对点场景)

RS-485:接入A/B两线并终端接120Ω电阻(总线拓扑)

2.2网络配置

通过Web控制台或串口命令行设置:

> set ip 192.168.1.100      # 设置静态IP

> set gateway 192.168.1.1   # 配置网关

> set port 5000             # 开放服务端口

2.3虚拟串口映射(以Windows为例)

安装厂商虚拟串口驱动 → 创建虚拟COM口 → 绑定目标设备的IP+端口号

2.关键安全策略

访问白名单:限制源IP地址(如仅允许SCADA服务器访问)

SSL/TLS加密:启用SSL隧道保护数据传输(推荐TLS 1.3)

端口隔离:通过VLAN划分串口网络域(如将PLC网络与办公网隔离)


故障排查提示:若出现数据中断,依次检查:

串口波特率/数据位是否匹配(如设备发送8N1,服务器需配置8N1)

网络防火墙是否阻断TCP连接(使用telnet测试端口连通性)

RS-485终端电阻是否安装(长距离传输必需)

四、典型应用场景:工业物联的神经末梢

设备远程维护

将分散的PLC串口接入网络,工程师通过SSH隧道远程登录,实现跨地域故障诊断。某汽车厂通过部署16台串口服务器,使PLC程序更新耗时从现场2小时缩短至在线10分钟。

数据汇聚上云

电力变电站中,多台继电保护装置通过RS-485串联,经串口服务器转换为MQTT协议推送至云平台,实现实时负荷监测与预警。

医疗设备联网

监护仪、输液泵等通过COM口输出数据,经医疗级串口服务器(符合IEC 60601标准)转以太网,集成到医院HIS系统,避免医护人员手动记录。

BMC带外管理

在服务器机柜中,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BMC)的串口实现Serial over LAN(SOL)功能,即使操作系统崩溃仍可远程查看启动日志。

结语:从透明桥接到智能边缘节点

串口服务器已从简单的协议转换器演进为边缘智能载体。新一代产品集成Python解释器支持本地脚本处理(如数据过滤、告警阈值判断),并开始融合OPC UA协议实现IT/OT深度互通。随着工业互联网向“哑设备”渗透,串口服务器将持续扮演低成本物联网入口的关键角色,让尘封的串行设备重获数据生命力。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