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出口网关(Egress Gateway)作为连接内部网络与外部服务的核心枢纽,从简单的流量出口演变为集安全管控、智能路由与协议适配于一体的关键基础设施。从技术定义上看,是连接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边缘设备,负责管理和控制从内部网络流向外部网络的数据流量。出口网关则是一种融合了路由、安全、流量管理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网络设备
高标准工业交换机强调的是“可在苛刻现场长期可靠运行”的能力——包括宽温、抗震、防尘防潮、电磁兼容、冗余与可管理性等多方面。换句话说,它是在苛刻环境下能把网络持续、稳定、可维护地撑起来的那类交换机。
内网IP(私有IP):用于局域网内部通信的地址,常见网段有 10.0.0.0/8、172.16.0.0/12、192.168.0.0/16。这些地址互联网上不可路由。外网IP(公网IP):由运营商或云服务分配,能直接在互联网中被其他公网主机访问。原理上,内网设备通过 NAT(网络地址转换) 共用一个或若干个公网IP上网,这就是我们平时家庭网络、公司网络的常见方式。
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将一个物理上的局域网(LAN)在逻辑上划分成多个广播域的技术。归纳一下,其实就三步:准备设备支持 VLAN 的交换机或网关(像纵横智控的工业网关就支持多 VLAN 划分)。需要接入的终端设备,比如 PLC、工控机、摄像头等。
局域网就是把同一地点或园区内的设备连在一起的网络:办公室、车间、楼宇等。它强调低延迟、确定性和可控性。说白了,局域网讲的是“本地通信要稳、要快、要易管”。
网络通信的本质是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的可靠传输。OSI模型采用分层设计,每层专注于单一功能,并通过标准接口与相邻层交互。这种设计实现了三个关键突破:关注点分离:各层独立演进而不影响整体结构,如物理层更新铜缆为光纤无需修改应用层协议
DHCP最本质的目标是将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及DNS等配置信息自动下发给终端设备。它源自对网络自服务化需求的思考:手动分配地址一方面耗时,另一方面极易出现冲突。
这些网关设备内置嵌入式处理器,可在极端环境下(支持-40℃~85℃宽温)稳定运行。它们直接连接水位、压力、振动等传感器和PLC,负责数据清洗、协议转换及本地智能分析,只将有价值的汇总或异常事件上传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