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本章节主要实现两种应用:
LoRa系列组网应用场景:比如中控系统/PLC/触摸屏之类的需要采集远端485设备数据,可以通过2台ET2100设备
配置组网实现。
LoRa组网示意图
LoRa系列组网IO跟随应用场景:
注:由于ET2100本身不具备I/O接口,但是可以采用同系列的扩展I/O模块,ET1010(扩展DO、DI)或ET1020(扩展AO、AI)来进行一个I/O口的扩展。
DO跟随DI,ET2100-A扩展的DI接口接入开关信号,当DI检测到开关闭合信号,则远端ET2100-B扩展的DO继电器实现闭合动作,反之断开。此为IO跟随。
DO跟随DI示意图
AO跟随AI,ET2100-A上扩展的AI(模拟量输入)接口接入模拟量输入信号后,会根据设置的上报时间,周期性地上报当前的AI值到远端组网的ET2100-B设备。随后,远端的ET2100-B扩展的AO(模拟量输出)接口会根据接收到的AI值输出对应的模拟量输出值。
AO跟随AI示意图
1. 准备工作
同一组网里的设备地址不能有冲突,通过拨码开关先改一下设备地址。
接线方式如下图:电源红色接Vin,黑色接GND;485A接A,B接B。
2. 配置步骤
修改配置前请务必先读取配置
2.1. 设备通信确认
串口参数:出厂默认配置 波特率:115200 数据位:8 停止位:1 校验位:无 |
使用USB转485工具将A设备与电脑连接
打开配置软件,选择正确的串口,点击打开,先读取一下设备信息,能正常读取。表示485工具和设备通信正常,可以进行接下来的组网参数配置。
2.2. 设备组网配置
无线参数: 空中速率:组网的设备设置一致(范围2400-62500;数值越大,速度越快,距离越近) 发射功率:组网的设备设置一致(范围21-30,发射信号的强度,数值越大,信号覆盖范围越广) 信道:组网的设备设置一致(范围0-83,对应不同发射频段,详情参考ET2100使用说明。默认23对应433频段,如有冲突可以修改其它频率) RSSI:禁用(调试时可启用查看当前通信信号质量) 加密:组网的设备设置一致(范围0-255)
应用参数: 模式:选择正常模式 网络ID:组网的设备设置一致(范围1-255) |
成功读取设备信息后,进行组网(无线)参数配置,配置完成后重启设备。
注:默认无线配置可直接通信,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自行进行参数调整。
3. 测试
通过RS-485连接设备并发送数据时,发送端的Send指示灯会亮起;当接收端成功接收到数据时,其Recv指示灯也会亮起,此时说明两个设备通信正常。
设备通信指示灯示意图
注:请先完成设备间组网配置后,再进行IO跟随配置
注:地址不能相同,通过拨码开关修改
1. 配置前参数说明
A设备modbus地址:0x01,B设备modbus地址:0x02
以配置A设备的DO1正向跟随B设备的DI1为例:
当B设备的DI1开关量输入为高电平(1),则A设备的DO1执行闭合动作。
当B设备的DI1开关量输入为低电平(0),则A设备的DO1执行断开动作。
2. 配置步骤
ET2100本身是不带AI/AO接口的,此处通过级联ET1010模块来实现的扩展的DI/DO接口。
首先配置B设备,B设备启用DI主动上报,上报周期为(触发+周期上报)
接着配置A设备逻辑信息,如下图所示:
逻辑信息:DO跟随DI,本例为A设备的DO1跟随B设备的DI1,参数设置如下 模式:正向跟随 远端地址:填写B设备的地址2 输入寄存器:填写DI1的寄存器地址0(后续依次填写) 输出类型:选择DO 输出寄存器:填写DO1的寄存器地址0(后续依次填写) |
寄存器地址查看ET2100
配置完成后,即可实现A设备的DO1跟随B设备的DI1。
注:请先完成设备间组网配置后,再进行IO跟随配置
注:地址不能相同,通过拨码开关修改
1. 配置前参数说明
A设备modbus地址:0x01,B设备modbus地址:0x02
以配置A设备的AO1模拟量跟随B设备的AI1为例:
当B设备的AI1模拟量输入值为0mA时,A设备的AO1模拟量输出值将会跟随变化输出为0mA。
当B设备的AI1模拟量输入值为10mA时,A设备的AO1模拟量输出值将会跟随变化输出为10mA。
2. 配置步骤
ET2100本身是不带AI/AO接口的,此处通过级联ET1020模块来实现的扩展的AI/AO接口。
首先配置B设备,如下图所示:
接着配置A设备,如下图所示:
逻辑信息:AO跟随AI,本例为A设备的AO1跟随B设备的AI1,参数设置如下 模式:模拟量跟随 远端地址:填写B设备的地址2 输入寄存器:填写AI1的寄存器地址0(后续依次填写) 输出类型:选择AO 输出寄存器:填写AO1的寄存器地址0(后续依次填写) |
寄存器地址查看ET2100
配置完成后,即可实现A设备的AO1跟随B设备的AI1。
注:根据需要设置,不需要可以不启用,超时时间0为不启用
此图为A设备的逻辑信息设置页面,默认值和超时时间都需要设置。
如图设置:当A设备60秒内没有收到B设备的AI状态上报,AO1就输出默认值10mA。
在特定的部署环境中,若因距离过远导致两个ET2100设备间无法直接建立通信连接,可通过增设中继节点的方式有效延长通信范围。配置建议如下:
示意图:
组网设备(包括中继设备),无线<射频参数>配置一致:
1. 配置单个中继模式下的ET2100-A和ET2100-B的数据传输
主设备(ET2100-A 和 ET2100-B)配置
将每台设备的应用参数<模式>选择为“正常”。
为每个设备设置一个唯一的网络ID:例如,将ET2100-A设置为网络ID 1,ET2100-B设置为网络ID 2。
中继设备配置
将中继设备的应用参数<模式>选择为“中继”。
在中继设备的配置界面中,分别在A-B输入框内填入相应主设备的网络ID。即,在A输入框中填写ET2100-A的网络ID(如1),在B输入框中填写ET2100-B的网络ID(如2)。
2. 配置多个中继模式以实现ET2100-A到ET2100-B的数据传输
当单个中继无法满足现场环境需求时,可以配置多个中继来确保数据从主设备ET2100-A成功传输到ET2100-B。这里举例有两个中继转发时的配置,更多时同理。以下为详细配置步骤:
主设备(ET2100-A 和 ET2100-B)设置
为每个设备设置一个唯一的网络ID:例如,将ET2100-A设置为网络ID 1,ET2100-B设置为网络ID 3。
中继设备配置
中继1
模式选择:
将模式
设置为“中继”。
A/B输入框配置
A输入框:填写上游设备(即ET2100-A)的网络ID,此处为1。
B输入框:填写和下一级中继通信的虚拟网络ID,此处假设为2(用于连接至中继2)。
中继2
模式选择:同样
将模式
设置为“中继”。
A/B输入框配置:
A输入框:填写上一级中继(即中继1)的B输入框所用的网络ID,此处为2。
B输入框:填写下游设备(即ET2100-B)的网络ID,此处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