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在四川制造业加速拥抱智能化的浪潮中,工业网关——这座连接物理设备与数字世界的“关键桥梁”,正被一群本土创新者赋予新的生命力。它们不再是简单的“数据管道”,而是凭借边缘智能、融合通信与工业级韧性,悄然成为支撑西南地区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从成都的创新高地到川西的严苛环境,一批四川企业正用实际行动,不断拓展着工业网关的能力边界与应用价值。
由“天府峨眉计划”专家领衔的成都纵横智控,起点就不一般。他们深谙工业现场(OT)的复杂多变,又能灵活驾驭信息技术(IT)的创新力量。走进他们的展厅,从油田井口到城市水务泵站,其边缘智能网关、工业路由、IOT数据中台的身影无处不在。“工业现场协议五花八门,Modbus、CAN这些老标准和MQTT、CoAP这些物联网新秀时常‘语言不通’,打通它们是最硬的骨头。” 公司技术负责人坦言。正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他们的设备才能在复杂场景下实现数据的“无损”采集与云端协同。在四川多个智慧水务项目中,他们的HMI人机交互终端配合远程IO模块,构建了高效的“感知-分析-执行”闭环。
纵横智控的“硬核”还体现在产品设计上。基于对工业环境的深刻理解,他们的设备能在电力变电站的电磁干扰环境下“纹丝不动”,也能耐受油田抽油机旁的酷暑严寒(-40°C~85°C)。“光有实验室数据不行,得经得起现场的‘摔打’。” 这份扎实的OT功底,加上持续的IT创新,让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专精特新”赢得了全球超5000家客户的信赖。
背靠航天科工与成都市政府,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走的是一条“平台+硬件”协同的高起点路线。他们的智能网关,如同一个个精密的“数据捕手”,能毫秒级抓取PLC、数控机床、机器人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进行协议转换。在秦川物联网数字工厂,我们看到了分布式网关架构的威力——设备互联互通,数据实时汇入云端制造大脑(MES),工厂透明度显著提升。
“安全是工业互联网的命门。” 中心负责人强调。他们的网关内嵌国密算法加密模块,严格满足安全标准。更独特的是他们参与的标识解析体系——为每台网关赋予唯一的“身份证”,实现设备从生到死的全程追踪。这种将“硬安全”与“可追溯”深度结合的能力,使其在高端装备和航空航天领域备受认可,成功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是搭台子的,让更多伙伴在上面唱好戏。” 这种平台级的生态思维,是其核心竞争力。
作为网络安全领域的全球创新500强,安恒信息切入工业网关的视角与众不同——安全先行。他们将矢量数据包转发、入侵检测(IDS)、防病毒联动等专业安全能力,直接“熔铸”进新一代智能网关的底层架构。“工控系统一旦被攻击,后果往往是物理性的破坏。我们的目标是能在本地、离被保护设备最近的地方,第一时间掐断威胁。” 安恒的工程师解释其独特设计:即使断网,网关也能基于预设规则模型,精准识别并拦截针对PLC、SCADA等核心系统的恶意扫描或攻击。
在四川某水电站,这一能力经受住了实战考验,成功抵御了一次针对工控系统的勒索软件攻击。考虑到工业现场的复杂组网,安恒网关专门设计了混合接入能力,5G专网、工业以太网、LoRa无线网都能搞定。其“云-边协同防护框架”让安全策略能在本地网关与云端安全中心之间智能同步,为关键基础设施筑起动态防御墙。
移柯物联的故事,始于小小的蜂窝通信模组。正是凭借在通信模组领域的深厚积累,他们向上延伸,打造出特色鲜明的工业网关产品。在四川高原的智慧农田里,或是偏远山区的气象站、油田,网络覆盖往往是老大难。移柯的自研5G/LTE Cat.1模组网关,支持灵活组网和冗余链路切换,配合自适应信号增强技术,即使在弱网环境下也能保障土壤墒情、气象数据的稳定回传。“高原上架基站难,我们的任务就是确保数据能‘爬’出来。”
针对野外监测点普遍依赖太阳能供电的痛点,移柯在低功耗设计上下了苦功,休眠电流压到毫安级。同时,积极拥抱国产化生态,其网关已通过麒麟操作系统兼容认证。这些特性使其在野外台站、输油管线监测等能源场景快速渗透,成为四川本土物联网解决方案的重要力量。
在电力变电站的粉尘弥漫中,在煤矿井下的潮湿环境里,甚至在海拔3500米、零下30度的川西高原输电线上——这就是爱陆通工业网关的“主战场”。这家深耕工业通信多年的企业,专注于解决极端环境下的通信难题。其5G工业网关采用坚固的金属壳体、无风扇设计,IP65防护等级是标配。“我们的设备,要的就是‘皮实’,装上去就别再让人操心。”
爱陆通的另一大本领是“懂行规”。网关内置丰富的行业协议库(如电力IEC 104、水利SCSW008、环保HJ 212),能直接解析五花八门的传感器数据,生成结构化报表。“边缘计算容器”功能则更灵活,允许客户在网关上部署自己的优化算法。四川某智慧水务项目就利用这一功能,在泵站本地实时优化能耗,大大减轻了云端的数据处理负担。
纵观这些企业,三个共性优势清晰可见:
边缘智能深化: 普遍跳出“传数据”的老路,在网关本地搞定数据清洗、转换、甚至实时分析。像纵横智控的边缘网关,已能直接识别设备异常的振动模式。
扎根垂直场景: 拒绝“万金油”产品。航天云网的网关和纵横智控的CNC网关为机床优化而生;安恒的防火墙深度解读工控协议指令。
云网端协同: “边缘网关+私有云平台”是主流组合。移柯确保数据端到端安全加密;爱陆通则让数据选择最优路径(MQTT/CoAP)上云。
从纵横智控的智能边缘网关,到航天云网的平台级中枢;从安恒铸造的工控安全盾牌,到爱陆通的通信尖兵,已经编织起一张多维的能力网络。它们如同一个个嵌入巴蜀大地工业脉络的“智能神经元”,不仅悄然改变着本地工厂的运作模式,更通过技术与方案的输出,持续塑造着西南地区工业物联的创新生态。当四川企业的硬核技术遇上澎湃的产业升级需求,一场由工业网关驱动的西南智造变革,正在扎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