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在AP密集分布的区域中,常见Wifi信道干扰故障(包括协助信道干扰和重叠信道干扰),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在不同的电平环境条件下,进行模拟实验推演,从而得出有效依据。同时,本文将分享排障技巧,从而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解决相关故障问题。
市面上广泛流行的家用级中低端Wifi设备均采用802.1In协议且工作在2.4Ghz模式,并默认使用速率较高的40Mhz信道带宽。Wifi技术已普遍应用于千家万户,在AP 密集分布的区域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信道之间互为干扰的情况。
1.1模拟Wm信号覆盖范围重合的实验本人使用2台Wifi路由器,价位与品牌均不一样,使用4台电脑作测试,其中2台电脑作为FvI’P服务器,2台电脑作为无线终端设备(不具备MIMO技术)。如图1—1所示,架设2个AP,分别命名为Testap—A (节点A)和Testap—C (节点C);设置2台电脑,分别命名为PC—B(终端B)和PC—D (终端D)。其中,节点A和终端B互联;节点c和终端D互联,对于节点A和终端B而言,节点c是隐藏节点。本实验的目的:测试在2个AP的信道编号不一样的情况下,不同的信道干扰条件会对实际速率带宽所产生的影响。
1-2被干扰AP 与干扰AP的信道带宽均为40Mhz的情况下:
实验中,设定节点A 和节点c 的信道带宽均为40Mhz,节点A固定在“1+5信道”,设定终端D的速率为50Mbps,调整节点c的信道逐渐向“1+5信道”平移。如图1-2所示,在2.4Ghz频段中,2个AP只有一种条件可达到互不干扰的情况,在此条件下,终端B可稳定在68Mbps。当节点C逐渐向该信道“平移”,使2个AP的信道开始互为交叉重叠时,受干扰的终端B的速率带宽迅速下降,当交叉重叠的范围愈加逼近,恶化程度愈加剧烈,峰值仅0.5Mbps,此干扰情况为“重叠信道干扰”(Overlapping)。而当2个AP的信道完全处于“1+5信道”时,受干扰的终端B的速率则大幅提升至48Mbps,信道恶化的情况得到改善,此时为“协助信道干扰”(Co—channe1)。
相关关键词:4G工业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