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前咨询-朱:19381904226
售前咨询-杨:19381903226 English
前沿资讯
前沿资讯 真实、准确的物联网、互联网行业新闻

智能图书馆在物联网环境下发展

你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技术应用

智能图书馆在物联网环境下发展

2022-08-17 20:35:40 阅读: 发布人:纵横智控

物联网的发展将为图书馆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革。本文从物联网的概念出发,介绍了物联网的起源和特征,总 结了物联网的发展现状,设计了智能图书馆系统架构,阐述了物联网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分析了物联网应用的关键 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被认为是 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科技界的第 四次信 息 革 命。图书馆作为信息产业应用的重 镇,回顾其发展历程,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变革,都 会促进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跨越。物联网作为信 息产业发展的第四次浪潮,必将推动图书馆管理 模式智能化、服务人性化、工作效率化,从而实现 从目前数字图书馆向智能图书馆的转变。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系统


1 智能图书馆的概念 智能图书馆作为未来图书馆发展新的模式, 亦称为智慧图书馆。目前业界对其内涵有着不同 角度的描述:陈鸿鹄从智能建筑的角度认为智能 图书馆是把智能技术运用到图书馆建设中而形成 的一种智能化建筑,是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 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12];严栋从智 能计算的角度认为智能图书馆=图书馆+物联网 +云计算+智能化设备,智能图书馆是通过物联 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13];李菁菁从数字 图书馆服务的角度认为智能图书馆是充分利用信 息通信技术(ICT),实现各种信息电算化,以进行 远程阅览图书资料,预约座位等操作的数字图书 馆[14];黄进从感知的角度认为智能图书馆是感知 智慧化和数字图书馆服务智慧化的综合。[15]综上 所述,笔者认为智能图书馆是利用物联网等智能 感知技术,实现对图书馆的建筑环境、文献资源、 设备资产以及读者等主要构成要素的管理,形成 一个集服务和管理于一体的全方位、智 能 化 的 系统。

物联网网关

2 智能图书馆的系统架构 智能图书馆的系统架构可以设计为5个逻辑 层次,包括感知层、设备层、传输层、平台层以及应 用层。第一层为感知层,是智能图书馆系统的五官 和皮肤,通过 RFID标签、WiFi和Zigbee等无线定 位技术能够识别物体,实现对图书、读者和建筑环 境等信息的采集;第二层为设备层,是智能图书馆 系统的大脑和神经中枢,通过众多的服务器处理采 集来的信息;第三层为传输层,是智能图书馆系统 的信息传递中心,通过互联网、Wireless等传输处 理完的信息;第四层为平台层,为智能图书馆系统 提供基本的软件平台环境;第五层为应用层,为智 能图书馆系统提供各种业务的管理、维护、操作等 接口。智能图书馆系统的架构如下图所示。

RTU


成本问题

图书馆物联网系统的构建,应考虑成本问题。 物联网系统中读者与物、物与物相连,即使要实现 局部的物 联 网,都 需 要 巨 额 的 投 入。首 先,国 内 RFID电子标签的价 格 尽 管 从 过 去 的0.6-0.85 美元下降到目前的1-2元,但考虑到图书馆动辄

RTU

上百万册的藏量,要完成全馆图书 RFID电子标签 的改造,其成本非常高;其次,要组建庞大的网络系 统和各种 接 入 设 备 的 购 置,如 WIFI、ZIG-BEE、蓝 牙等,投入也将相当巨大;最后,实现各种传感器和 智能控制系统的布局,需要对原有的馆舍进行改 造,同样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因此,成本问题成 为制约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的首要因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