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物联网模组的技术演进不仅是通信能力的升级,更是智能化、场景化与生态化的综合体现。从RISC-V架构的自主可控到5G-A的车路协同,从低功耗设计到端侧AI融合,其创新路径始终围绕“连接万物”与“赋能产业”的双重目标。
无线WIFI路由器默认开启 AP 功能。可为其他 WIFI 设备提供2.4和5G频段的无线热点接入。基础配置参数介绍:名称描述默认值WiFi名称AP的名称,可设置中文2.4G频段ER5000_2G_XXXX(MAC后4位)5G频段ER5000_5G_XXXX(MAC后4位)加密方式对无线网进行加密访问,可自行选择加密方式并设置密码Disable(不加密)隐藏网络可隐藏AP,如有客户端需要连接可手动
接口LAN接口LAN 口为局域网络,有5个有线LAN口,分别为LAN1--LAN5,LAN支持静态地址和DHCP客户端动态获取IP,但不建议用户设置为DHCP客户端模式,因为需要明确该接口IP用于登录配置。<说明>●默认静态 IP:192.168.88.1,掩码:255.255.255.0。此地址可修改。修改后需记住该 IP。●WIFI 接口已桥接到了 LAN 口。●默认开启 DHCP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作为现代物联网技术的底层支撑,正在重塑从工业生产到日常生活的感知与决策模式。本文从技术本质出发,系统拆解其核心架构与运行逻辑,并深入剖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为理解这一技术体系提供全景视角。一、WSN的技术本质与架构组成1. 定义与基础架构WSN是由大量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组成的分布式网络,节点具备数据采集、处理与
在数据采集、边缘处理与云端协同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研华、摩莎、西耶拉无线与成都纵横智控等厂商产品各有千秋:从高性能模块化设计到软件生态深度融合,再到蜂窝安全连接与轻量AI应用。企业应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型,构建高效稳定的生产网络,为下一步的智能制造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在卫星定位技术领域,GPS与RTK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前者作为全球导航的基础设施,后者则开创了厘米级实时定位的新纪元。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本质,是通过全域感知与数据智能重构电力系统价值链。其意义不仅在于技术升级,更在于打开了能源互联网的生态化发展空间。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该体系将成为支撑新能源消纳、用户服务创新的核心基础设施
开源Web组态技术已不再是简单的成本替代方案。某研究院的评估数据显示,采用该技术的企业在数据利用率、系统扩展性、创新响应速度等维度均呈现显著优势。